“金秋之时,燥气当令”,燥易伤肺,会导致咳嗽、流鼻血、咽干、口燥等不适,秋天也成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。另外,皮毛也是人体与大自然接触的部位,毛孔的开合有调节人与外界关系的功能。燥邪灼伤人体津液,皮毛失去滋养就会干燥。秋天我们的皮肤总是爱脱皮,头发也爱掉,就是受到燥邪的影响。因此,秋天当把“防燥”作为首要工作来做。
治燥之法,以润为贵
那么如何来防燥呢?正所谓“木之为舟,无水不行;治燥之法,以润为贵”。中医曾经有一个名方,叫“增液汤”,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,这款汤是专门用来润燥的。这款方剂的药材只有三味:玄参、麦冬和生地,平常在药店就可以买到。每次取玄参15克,麦冬、生地各12克加入八杯水,煎至三杯,可代茶饮,每天1剂,分两次服下,可除一身之燥,对于缓解流鼻血、咽干口燥等秋燥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
防“秋燥”按摩法
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,沿鼻梁、鼻翼两侧,上下按摩60次左右,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(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)。每天1~2遍。
摩喉上身端直,坐立均可。仰头,颈部伸直,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,直到胸部。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一遍,连续做2~3遍,可适当用力。
深吸气每日睡前或起床前,平卧床上,行腹式呼吸法,深吸气,再吐气,反复做20~30次。
捶背端坐腰背自然直立,双目微闭。两手握成空拳,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,各捶3~4遍。捶背时要闭息(即不呼吸),同时叩齿5~10次,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。捶背时要从下向上,再从上到下,沿脊背捶打,如此算一遍。要注意,先捶背中央,再捶左右两侧。
秋季不宜过度进补
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,秋季养生不仅能防治秋季常见病,还能增强人体对秋季之后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,改善体质。于是,很多人选择在秋季进补。但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,有时还会损害健康。
秋季一般不宜食用如鹿茸、牛鞭、红参等大补之物。对燥热者来说,应避免食用过于辛散之物(指味辛之物,具有发散的作用),如葱、姜、蒜等,以免过散伤津导致肺虚加剧。可多吃些黑木耳、白木耳、银杏、花生、杏仁、杏子、无花果、乌梅等食物。
本文转自:温州网